□苏报记者大秋从刚刚科创板上市的博瑞医药,到不少苏州老百姓每天都要接触的食行生鲜;从正在研制呼吸道等疾病创新药、仿制药的立生医药,到生产5G配套产品的波发特……这些企业成长或者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都有苏州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身影。自2011年起开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探索,到如今设有14支市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投资企业300余家,撬动社会资本后形成的投资总规模约为136亿元。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是如何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呢?解决融资难题助力本土企业壮大晚上动动手指,第二天早上新鲜的蔬菜肉类和水果就可以送到小区……如今,食行生鲜这样的买菜方式已经成为很多苏城市民的新选择。“食行生鲜提供的是普通老百姓日常餐桌真正所需的品类和品种,包含叶菜、肉禽蛋等非标产品。”看中这一模式是真正解决老百姓菜篮子高频刚需,是能够带来更大社会价值的,协立投资从A轮到C+轮,一共对食行生鲜投资近亿元。其中,由政府引导基金出资的苏州君实协立创投B轮投资食行生鲜,投资额2000万元。正是受益于政府引导基金在内的各轮融资,“从2012年10月苏州第一个站点开业,到如今在苏州、上海、无锡三个城市覆盖超3400个站点、服务300多万户家庭。”食行生鲜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样受益的还有立生医药(苏州)有限公司。立生医药是一家开发、生产和销售呼吸道和眼部疾病领域创新和品牌仿制药物的生物医药公司。公司创始人兼CEO李君宁博士及团队自己出资1亿多元人民币在园区桑田岛生物医药产业园内建造了生产规模达1.2亿支无菌雾化吸入和滴眼液制剂的GMP现代化生产基地,目前已进入试生产,2021年产品有望上市。李君宁博士表示尽管自己和团队已使出“洪荒之力”,今后要打造亚洲最大产能的无菌制剂生产基地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据了解,目前立生医药已经获得了聚明创投一期基金200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该基金管理合伙人郭华介绍:“聚明一期基金总规模5亿元左右,由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养老服务业)在聚明一期基金中出资2000万元。”
食行生鲜、立生医药、波发特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为企业“加油”的缩影。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有300余家企业获得了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投资。“主要投向科技型、创业创新型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我市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的行业和企业。”市财政局有关人士介绍。“四两拨千斤”创新支出方式苏州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从2011年启动到现在已经运行8年,目前基金的政策引导功能已逐渐显现。“引导基金在具体投资子基金或直投项目上的资金放大效果普遍达到5到10倍。”市财政局有关人士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比如说投资波发特的苏州明善睿德投资企业,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出资占比10%左右,其余90%均为社会资金市场化募集;投资立生医药的聚明一期基金,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持股比例仅仅为4%,资金撬动作用非常明显。同时,政府引导基金通过政府信用作支撑形成对民间闲置资金的向心力,并将这些资金投向苏州市工业、农业、服务业、科技、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域,重点支持苏州市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对上述领域的企业,银行存在“不敢贷、不愿贷”的畏难情绪。而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辅以相关政策开展金融招商,吸引优质的社会资本和基金管理团队共同参与,借助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经验,敏锐捕捉产业热点、创新焦点与企业痛点,为有潜力、有技术、符合我市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据悉,瑞博生物、立生医药属于生物医药行业,食行生鲜属于消费升级类的服务业,波发特是5G概念企业,这些企业均属于苏州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的行业和企业。
泓懿医疗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浦东的医疗器械公司,致力于脑卒中的诊断、治疗与康复,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今年,公司将生产和研发基地落户苏州,目前正在进行厂房的装修,有望在明年上半年进行试生产,2021年完成医疗器械的注册。选择工业园区优异的医药生态链,除了人才、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外,“通和毓承基金对苏州、特别是工业园区的了解,加速了我们的决策。”公司高级运营副总裁赵文元坦言。据悉,通和毓承基金正是一家由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投资的子基金,主要投资医疗健康领域。上海铁歌科技有限公司2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已经在张家港投入生产,12条生产线已经到位,目前更是打算将总部从上海迁至张家港。据介绍,成立于2012年的铁歌科技是一家集高端显示技术、自动系统集成和视觉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创新型科技公司,拥有4项发明专利,特别是全球独家的裸晶植球技术与工艺,目前已经为武汉世界城光谷步行街、上海浦东机场、迪拜男子学院等200余个国内外项目提供LED屏。“铁歌科技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上凯创投的资金支持。”铁歌科技公司董事长刘大鹏介绍,预计今年的销售额能够超过1亿元。同样,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也投资了上凯创投。自成立以来,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广泛接触契合苏州产业发展方向的优秀基金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和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投资我市新兴产业,目前已通过了启明创投、通和毓承、中金启辰等13支子基金的投资事项,子基金总规模达246亿元。泓懿医疗、铁歌科技正是基金平台吸引全国优秀基金资源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挥金融招商作用的成功案例。
来源:雪球App,作者:青春的泥沼,(https://xueqiu.com/1062883669/132834486)看了看最近一段时间的基金募集情况,仿佛来到牛市,如果不是大牛市,那么起码也应该是小牛市。声明:本文是依据目前的基金发行募集情况写的,并不代表本人对行情的判断。最近大盘出现一波上涨,有些人认为是反弹,有些人认为是反转,我特意看了看基金募集情况,又打听了一些信息,有种感觉牛市来了,如果不是大牛市,起码也是小牛市。为什么这样说?一、新募集情况好转经历前一段时间基金募集低迷期以后,随着大盘近期走强,基金募集情况好转,指数基金募集不错,主动权益类基金募集情况也明显提升。ETF现在各家争夺很激烈这个情况大家知道了,比如华宝科技ETF、国泰通讯ETF规模都是不断申购,这些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洪流是嘉实从圆信永丰基金挖过来的基金经理,主打成长股的:只不过被低估的有价值的成长股。说完了嘉实,再说说交银施罗德:交银施罗德的瑞丰3年定开,原本计划从8月底(26日)募集到9月20日,结果4天募集30亿,提前结束募集,还比例配售了。原本募集接近一个月,按说我们如果要买肯定在发行募集期最后几天买,对不对,这样才有最高的资金利用效率。结果前三天认购的订单全部确认,第四天认购的人就只能面对认购4块钱,只能确认1块多钱的的事实了。甚至某报道闹了笑话,认为交银这个基金4天募集一百多亿。南方基金的新基金南方智锐混合募集效果从各方面反馈来说也不错。新基金首发是这样,老基金也很牛:财通资管的某基金在某大行持续营销仅仅一天,就获得申购接近20亿资金。
所以蚂蚁渠道的弹性大,行情好了,蚂蚁的增速就比天天快,行情不好,天天的老基民还是会比较稳,你也懂得,老基民该买还是会买,不是连着跌几个月就不买。现在销量都在增长的同时,蚂蚁又相对天天出现高弹性高增长,从募集情况看说明这一波行情导致基金募集情况较前几个月有了明显增长,基金经理总不能拿着钱空仓吧,但是这一波能持续多久有待观察。@今日话题
沪指失守2800点 基金:后市把握“低估值+高确定性”原标题:沪指失守2800点,基金打气“无需太悲观”,后市把握“低估值+高确定性”在海外利空冲击下,A股也无法独善其身,周一两市主要指数高开低走,创业板指一度跌逾6%,逼近下方缺口,两市翻红个股不足400只,两市逾170只个股跌停。不过,在此背景下,不少基金经理认为对于后市投资者事实上无需过度悲观。汇丰晋信首席宏观及策略师闵良超认为,“A股进一步大幅调整的空间不大。无论是与历史纵向对比,还是和全球其他主要市场横向对比,A股当前的估值水平都较低,且A股现阶段的隐含回报较高。从历史表现来看“低估值+高隐含回报”常常意味着较好的长期布局机会。”。A股承压悲观情绪笼罩就盘面走势而言,周一A股的调整源自海外市场对利空的担忧。周一A股全天高开低走。开盘土地流转概念火爆,同时口罩概念王者归来,领涨大盘。但盘中科技股大幅下挫,指数翻绿。午后大盘持续低迷,各板块跌幅扩大,沪指失守2800点,创业板指一度跌超6%。截至收盘,两市全天成交合计9633.05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98.07亿元。由于沪指再度失守2800点关口,盘面相对沉闷,悲观情绪再度笼罩。招商基金表示,从消息面来看,周末欧洲多国宣布疫情防控措施升级,美联储周末紧急降息100个基点,并重启量化宽松,宽松的力度和时点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但该举措反而加剧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空间受限以及全球经济进入衰退的担忧。同时,周五央行降准落地,但周一MLF利率与上期持平,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落空,叠加今日公布的1-2月实体经济数据大幅下滑,引发市场对于国内经济的悲观情绪。并且受全球股市继续大幅下跌影响,国内陆股通继续大幅流出,令A股指数承压。不过,该机构同时指出,近期A股市场受外围市场大幅下挫的影响,出现明显下跌,但跌幅显著小于海外市场。从历史来看,海外市场的波动会对A股形成阶段性扰动,但中期看A股的走势仍主要取决于国内。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也持有相似看法,杨爱斌表示,欧美资本市场的大幅下跌对A股市场冲击有限,而此次冲击带来的调整正是中期布局的好机会。他表示,预计中国经济基本面将逐步走好,货币政策也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均衡偏松。
纵观全天交易,市场演绎恐慌情绪,这在与外围市场联动性较高的北上资金流向上得到了显著体现。事实上,在全球市场持续动荡的背景下,资产价格的快速缩水引发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齐跌,流动性危机进一步蔓延至全球市场,北上资金近期也呈现持续净流出态势。浦银安盛基金表示,近期海外市场的大幅波动对A股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全球股市联动效应明显,欧美市场的下挫也打断了春节过后A股市场的反弹行情。相比海外市场,A股的独立行情效应已经显现。近期市场迎来的回调也使得前期涨幅较大的成长性科技股进入较为合理的估值区间。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03月13日,全部A股PE(TTM)从前周的18.03倍下降到17.07倍,全部A股剔除金融服务业PE(TTM)从29.09倍下降到27.38倍,申万一级行业中,除了食品饮料、计算机、通信与汽车外,全行业都低于历史平均值;钢铁和采掘等行业估值明显低于历史均值,低估值的吸引力已经初步显现。而就逆周期政策加码且当前估值仍低的周期性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而言,招商基金强调,如地产、汽车等对于回调之后估值趋于合理、行业景气度确定性向上的成长板块仍可精选个股,择机参与。虽然从长期资产配置、行业估值等角度,不少机构都在当下表达出对A股长期走势的看好。但在市场震荡加剧背景下,由于主线渐趋模糊,针对未来盘面的演绎,不少机构强调后期应重点从确定性角度出发,一方面,前期强势个股在业绩层面需要验证,这关系到前期强势股的走势;另一方面,业绩确定性支撑下的机会或将成为后期市场关注的热点。“随着A股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和一季度业绩预告,市场有望逐步回归到对业绩的关注。业绩是股价最好的试金石,有基本面支撑的公司,短期的股价回调反而提供了较好的买入机会。从估值来看,A股整体的估值并未高估,国际对标仍有较强吸引力,且国内疫情控制良好,各地复工已陆续开启,我们对A股市场长期表现依然看好。”德邦基金强调。从上述角度出发,平安基金指出,相比海外大多数市场,中国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空间广阔,是中长期值得看好的趋势,短期市场的波动,则是布局这些趋势性的优质龙头股机会,建议关注基本面优秀并且估值调整到较为合理位置的TMT个股,以及逆周期调节和复工带动下的新老基建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