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用手机看视频的人越来越多,视频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信息接触方式,媒体融合深入到移动视频这一新兴领域,走向深水区。在融媒体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媒体到底发生了什么本质性的变化?这种视频化的融合,趋势又是什么?结合本期封面主题,笔者认为,考虑融媒体视频化的问题,有这么几个层次需要认识清楚。信息呈现手段的融合所谓媒体,就是一种信息的呈现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呈现方式自然而然就会从单一走向融合,而视频恰恰是最为融合的信息呈现方式。在技术手段单一的时候,媒体的呈现方式也是单一的。文字和印刷技术对应着报刊书籍,声音技术对应着广播,图像技术对应着电影电视。互联网技术起步时,也是只有文字,慢慢才有了图片、声音和图像,并从固定走向移动,移动端也从2G的文字到3G的图片再到4G的视频。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是信息呈现手段的大幅跃进。可以预见,随着5G等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媒体边界将彻底被打破,融合将无处不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之间无缝转换,声音一键转文字,图像和音频一键转视频,长视频一键转短视频,看视频时用文字发评论、刷弹幕,小说看累了一键转成听书。这种信息的无限融合、无边界呈现,已经成为媒体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为应对这种变化趋势,我们看到,报业出身的《人民日报》努力地从图文型媒体向包括视频在内的融合媒体领域进军,各电视台努力地从传统的电视节目向移动视频迈进,互联网平台也在积极主动地跟媒体合作,无不彰显着媒体边界消融所带来的新力量。数据流和平台的融合融媒体中的视频,早已不是录像或者胶片状态下的视频,而是数据流的视频。各种信息元素中视频是最复杂的,可是通过数据化的处理,就可以把视频无限细分、重组,便捷地呈现给用户。电视台在视频化过程中最常见的做法“拆条”,其实就是把传统视频内容变成数据颗粒,变成视频的数据流。一旦视频内容变成了视频数据流,平台就可以通过算法来进行定向推荐和流量分配,大大缩短了视频信息传播转换路径。因此,对于电视台来说,能不能成为平台,重要的就是能不能把传统的视频转变为视频数据流,从底层彻底打通数据系统,构建视频化的数据平台,让视频内容真正在平台上顺畅流动。AI智能拆条,智能标签系统,这些还只是从视频节目到视频数据流的第一步,而在视频数据流基础上构建平台,去满足用户的无限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自建视频平台方面,芒果TV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芒果TV这个自建平台,湖南广电实现了对视频数据流和用户需求的掌控,盘活了存量内容资产,更实现了优质品牌的资产化。需求与生产的融合在移动视频传播过程中,内容的生产者和需求者之间实时互动,需求者可以在最短时间里找到最适配的视频内容,信息传输即时反馈,服务与需求满足零延时,需求与生产实现融合,所以,在移动媒体上,内容的迭代更新速度是飞快的。这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长期以来,电视台习惯的是按照信息把关人的视角生产内容,与内容消费者之间相距很远,而要真正转向视频化的融合媒体,就需要从根本上实现按需生产内容,并根据用户需求及时迭代更新。目前,媒体机构已经在不遗余力地努力打通生产与需求。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湖南广电这样的强势媒体机构,都开始通过数据和用户反馈来生产和适时调整移动视频内容,涌现出像《主播说联播》这样非常互联网化的短视频内容,湖南卫视《出手吧,兄弟!》节目通过大屏小屏联动进行直播带货,浙江广电和中广天择通过组建MCN来推动内容和营销的按需定制和即时反馈。还有更多媒体开始跟抖音、快手们合作,由互联网平台提供实时热点话题,供媒体策划内容选题,优化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内容的按需生产,成为视频融合过程中的有效做法。技术与管控的融合在移动媒体平台上,视频内容真正实现了海量生产。传统的行政命令和人工审核的管理方式,显然不足以应对亿级的内容产量提出的新挑战,技术手段成为必然选项。在移动视频平台上,所有的视频都是数据流,此时,内容和需求的数据在平台上全部留存,按需生产,按需分发,这就给了平台通过数据和算法来调控内容的权力。平台只需要调整一下算法公式和不同内容的权重比例,就可以实现对内容的掌控,而且这种管控是隐蔽的,完全不为用户所感知的。显然,管控效率和有效性也将远远超过行政或人工审查的方式。媒体融合走到今天,趋势已经很明显。在技术攻克了“视频”这个最后的信息堡垒,把视频也变成了数据流之后,信息流动的边界彻底被打破。信息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之间无缝转换,唯一的标准就是用户的需求。融媒体视频化的背后,是信息的数据化重构和流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视频化融合的将来,是媒体边界的无限拓展,是用户需求的无限满足。这就是融媒体视频化的真相。
精选层审核首批通过企业的桂冠,由艾融软件(830799.OC)、颖泰生物(833819.OC)两家摘得。据全国股转公司网站6月10日消息,两家企业通过了当日召开的精选层挂牌委第一次审议会议审核。值得关注的是,股转同时披露了针对两家公司在审议会议上提出的问询问题,其中对颖泰生物提出3个问题,对艾融软件提出2个问题。此次上会的两家企业保荐机构情况为:艾融软件,保荐和中介机构为光大证券、上海天衍禾律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颖泰生物,保荐和中介机构为西南证券、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从受理到上会,颖泰生物用时44天,艾融软件用时43天。首发效应已经释放,精选层审核将继续加速进行,本周即出现一周多审——本周六、日(6月13日、14日),球冠电缆、同享科技、龙泰家居、佳先股份等4家企业将参加第二场、第三场审核。从股转提问来看,对于颖泰生物,股转要求保荐机构就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金融机构授信的总额、已使用额度、有效期、使用条件等进一步说明公司的短期、长期偿债风险。同时,股转关注到公司及其子公司因违反安监、环保、消防等法律法规受到多项行政处罚。请颖泰生物进一步说明报告期内发行人多次受到行政处罚的原因。对于艾融软件,股转关注到,公司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期间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销售净利率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较,公司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能力、技术壁垒,报告期内净利率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从业务模式来看,艾融软件大客户依赖情况突出。公司客户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上海农商行、北京农商行、太平洋保险等。艾融软件大客户依赖情况突出。2019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82.83%。其中工商银行贡献较大,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比重达57.22%。业绩表现方面,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与去年相比实现26.12%的增长;营业利润和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836.09万元和4343.4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89.87万元。不过与行业内公司对比,艾融软件净利润表现低于行业均值。近三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871.05万元、5434.40万元、4359.38万元,可比公司均值为7477.05万元、8050.11万元、13309.62万元。此外,在申报精选层之前,艾融软件曾有创业板IPO被否经历。股转在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说明前次申报IPO申报的简要情况、被现场检查的简要情况、发审委否决原因,本次申请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的中介机构及签字人员较前次IPO是否发生变化等。颖泰生物主要从事农药中间体、原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GLP登记注册技术服务收入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三大类。2015年10月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16年入选新三板创新层。为中小板上市公司华邦健康子公司。业绩情况方面,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52.95亿元,同比下降15.04%;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减少36.48%。拉长时间线来看,颖泰生物的营收有一定的波动性,2017年至2019年,其营收逐年下滑,开始逐步下滑,归母净利润在2016年2018年逐年攀高后,至2019年下滑。不过,公司的毛利率自2017年开始稳步增长。
艾融软件闯关精选层:毛利率偏高屡遭质疑图片来源:摄图网近日,股转系统网站披露了艾融软件精选层挂牌申请文件的审查问询函,成为继5月8日之后第二批收到审查问询函的挂牌公司。股转系统于4月27日正式启动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业务的受理与审查工作。4月28日,艾融软件随即向股转系统提交了申报文件。值得注意的是,艾融软件曾试图闯关创业板,不过2019年7月25日,艾融软件首发上市申请未获得发审委审核通过。毛利率高,销售费用率低据悉,艾融软件是一家向金融机构提供深度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计算机科技公司,主要向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及其他大型企业提供创新业务咨询、IT系统建设规划、软硬件开发、大数据运营服务等专业解决方案。
对于毛利率显著高于可比同行,艾融软件在公开发行说明书中未作详细说明。对此,股权系统在审查问询函中表示,“按细分业务类别说明并披露发行人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差异情况、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净利率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可持续性。”对于毛利率偏高,发审委也曾要求艾融软件说明“综合毛利率、净利率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另外,与同行相比,艾融软件销售费用率更低。2018年,挂牌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81%,而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平均数则为5.87%。对于销售费用率较低,艾融软件表示主要因销售投入人员数量及占比存在一定差异。数据显示,2018年艾融软件销售人员仅为7人,而可比公司平均数则是69人。图片来源:艾融软件公开发行说明书截图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艾融软件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12%、2.81%和2.01%,销售费用率持续走低。对于销售费用率,股转公司要求艾融软件“说明并披露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的原因。”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艾融软件前五大客户占营收比重分别为76.12%、72.98%和82.82%。特别是2019年,仅第一大客户工商银行营收占比就达到57.22%。与之相比,同行2017年、2018年前五大客户占营收比重平均值分别为39.94%、37.38%。记者查询可比同行2019年年报了解到,长亮科技、安硕信息、科蓝软件、宇信科技2019年前五大客户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9.17%、24.18%、22.51%、40.59%,4家同行企业前五大客户营收平均占比仅为26.61%。图片来源:艾融软件公开发行说明书截图对此,艾融软件表示:“公司规模较小,客户数量较少,且公司服务于银行业第一大金融IT采购商工商银行,对其销售金额及占比较大所致。”毛利率高、销售费用率低,并且客户集中度高。这说明艾融软件的业务,基本依赖于少数销售人员维系的几位大客户。
股转系统也要求艾融软件说明:“订单获取过程中是否存在商业贿赂或不正当竞争情形,是否存在被处罚的风险及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艾融软件也曾出现资金占用问题,并且没有及时披露。2017年9月26日,光大证券就艾融软件提示风险,其在审核艾融软件信息披露文件时,发现其存在关联交易未履行决议,及涉嫌关联方资金占用等情形,其中2014年至2015年,艾融软件发生的关联拆入资金金额合计为404.49万元,关联拆出合计181.77万。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