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资网站大全
首页  >  配资平台

「证券网上开户」中国工商银行外部监事沈炳熙: 银行理财子公司

作者:股票配资网站大全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114

  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三十而立”。在第三十个年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也正迎来新的变量和发展契机。

  不久前,就“未来中国资产管理新趋势”这一议题,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监事,中国人民银行原金融市场司巡视员沈炳熙在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0年年会上发表了题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使命、特色和前景》的主题演讲。

  沈炳熙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使命、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特色、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前景三大方面切入,介绍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前景。

  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再度专访沈炳熙。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沈炳熙回顾了中国银行资本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的艰辛起步历程,并对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趋势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剖析。

  回忆银行资本债券和资产证券化起步

  《21世纪》:你曾经长期任职中国人民银行,参与过资本市场政策的制定。请问印象最深刻的政策诞生历程是哪个?

  沈炳熙: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至今已40多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稍晚一些,但要是从最初级的形态算起,也已超过30年。

  我1990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当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都有了雏形。资本市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就债券市场而言,开始是企业发行债券,之后银行也发行用于补充资本的债券,从开始的次级债,到后来的二级资本债、一级资本债和永续债。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05年左右次级债的发行。头一单和第二单发行资本债券的两家银行是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当时,这两家银行要进行股份制改革上市,中央汇金公司代表国家注入了450亿美元作为核心资本(股本),以满足核心资本不低于4%的监管要求。

  但要满足资本充足率不低8%的监管要求,还有一点难度。所以当时他们两家要发行1000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债,来补充附属资本。这种做法在国外比较普遍,但在中国从来没有做过,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所以首先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相关的规则。与此同时,也要向投资者进行宣介,形成市场共识。当时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做了相应的工作,推出了次级债。

  2008年以后,因为全球金融危机,所以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提高了。本来是8%,后来一般性银行要求不低于10.5%,像四大行这样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要求不低于11.5%。但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其补充资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增加资本包括很多方式,增加股本是比较主要的方式。但增加股本有很多考虑,包括银行老股东是否愿意降低股比,也要考虑在股票市场上大量融资可能出现的困难。所以,到后期,很多银行或是通过优先股募集资金补充资本,或是发行次级债券。

  但2008年以后,按以前通行的规则发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实际上已经不行了。后来G20关于金融监管的规定,不但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而且规定充当附属资本的长期债券,必须具有更强的资本属性,要求比以前更高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银行发行的资本债必须在特定情况下,吸收一部分损失。以往的次级债只是在银行破产清偿时,偿付次序靠后,如果银行不破产,无论是不能按期付息还是不能按期还本,都不会使次级债的价值发生损失,实际上就和一般的债券没有区别。这就可以看出次级债的资本属性是比较弱的。

  所以2009年以后,G20规定,能够用作补偿银行资本的债券,必须具有特定条件之下弥补损失的功能。后来市场就开发出二级资本债,用以补充附属资本;再后来又开发了一级资本债,用以补充一级资本中的非核心资本部分。一级资本债和二级资本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要吸收部分损失,因此资本属性都是比较强的。两者区别在于二级资本债有固定期限,一级资本债则没有。

  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开发了永续债,永续债就是根本没有期限,永远存在,它本质上也是一种一级资本债,但资本属性更强。这些都是在2010年前后开发出来的。

  在2007年,兴业银行开始研究混合资本债,混合资本债可以吸收一点损失,其性质和二级资本债有类似的地方,但比二级资本债的资本属性还要弱一些。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混合资本债为后来二级资本债的开发做了一个前期探索。

  这个事情当时实际上还很困难,因为混合资本债涉及特定情况下吸收损失的问题,这是市场从未遇到过的,而且银行发行这样的债券,需要银监会和人民银行两个部门共同批准。大家知道,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由银监会监管;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由人民银行管,所以这两个部门当时作了大量的研究、协调工作,持续了大约半年多时间才推出来。

  《21世纪》:除了银行资本债券,还有哪些政策的诞生经过是你记忆比较深刻的?

上一篇:「东莞股票配资」天然橡胶行情展望 维持区间性回升节奏
下一篇:「数币配资」暴涨板块又到医药,巴菲特眼中有哪些金股值得

热门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由网友自行发布,我们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21 股票配资网站大全 版权所有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