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零钱通”被视为微信版“”,功能都“一模一样”:直接用于消费支付;用于理财,每天赚取收益。至此,腾讯和阿里逐渐形成了微信支付对战支付宝,零钱通对阵的对决格局。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战火越烧越旺了!9月4日,腾讯向部分用户发送了新功能微信支付“零钱通”的首批体验邀请。“零钱通”有两大功能:一是随时、直接用于消费支付,而不再是以往先取出,再支付。过去的“零钱理财”没有自动转存功能;二是用于理财,每天赚取收益,其接入的是货币基金“华夏基金财富宝”,目前显示近7日年化收益4.135%。此前,大家疯狂争抢来的红包并不能产生收益。听着耳熟?没错,这和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极其相似:支付宝用于移动支付,余额宝则用于零钱积存赚取收益。至此,腾讯和阿里之间,逐渐形成了微信支付对战支付宝,零钱通对战余额宝,微粒贷对战蚂蚁花呗、借呗的“正面火拼”格局。与腾讯的步步紧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里旗下的余额宝走得并不平顺,今年两次依照监管要求下调最高额度,先是在5月底宣布从100万猛降至25万,上个月又进一步下调至区区10万元。潜力
华尔街见闻此前分析,微信是腾讯拥有更多发展潜力的“武器”之一。在微信支付的驱动下,腾讯的“其他收入”今年二季度的同比增速高达177%。“支付和云业务都是三位数增长,支付增长更快一些”,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财报电话会中这样强调。与此同时,微信以及微信支付到底给腾讯带来了多少收入,依然是一个“黑箱子”。腾讯从未公布这方面的数据,外界也没有确切权威的数据。腾讯高管则在努力淡化微信支付在是否赚钱上的角色。刘炽平在去年的年报会上明确表示:“我们将支付视为腾讯生态系统的基础服务之一,目标是利用支付平台来吸引用户。因此,我们的主要出发点不是赚钱。这种定位还将维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而腾讯的野心将不止于支付领域,最终的目标是进军消费金融,这也是支付行业的普遍发展规律。移动支付是植根在消费金融服务之上的。(详见《读要闻|腾讯财报的另类思考:微信依然是“黑箱”,还记得远在南非的影子股吗?》)或许,“零钱通”代表腾讯向着消费金融领域又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挑战然而,这场战争对于腾讯而言难度不小。从货币基金的竞争角度来看,根据2017年中期数据,阿里巴巴对接的三款货基规模庞大:余额宝规模为14318亿元、云商宝有520亿元,博时合惠有239亿元,三者合计为15077亿元,首次突破1.5万亿关口。
按照证监会发布的、自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该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腾讯不用担心风险准备金问题,这种新规对腾讯对接的货基存在利好:Wind统计显示,2007年到2016年腾讯合作的华夏、易方达、南方和汇添富四大基金公司合计收取674亿公募基金管理费,对应提取了10%,即67.4亿的风险准备金,在加上2006年按管理费5%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和2017年以来提取的金额,及以往风险准备金的利息收入,上述四大基金公司合计拥有的风险准备金早已超过70亿元。按照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新规的风险准备金200倍规定,腾讯理财通对接的四大货币基金,即使总规模从目前的1200亿,发展到1万亿,四大基金公司也能出得起足够的风险准备金。而余额宝就不一样了。新规第41条规定: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基金管理人的风险准备金不符合“200倍”的,不得发起设立新的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与单笔认申购基金份额采用固定期限锁定持有的理财债券基金,并自下个月起将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提高至20%以上。
余额宝一周年:高收益都去哪了?腾讯科技雷建平6月13日报道2013年6月的“钱荒”让横空出世的余额宝大出风头,在随后半年多时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主打货币基金的“宝宝”们异军突起,快速做大,让各大银行大为紧张。一时间,余额宝们冲击银行的言论层出不穷,随后这场论战被拔高到互联网势力与传统行业的高下之争,仿佛一场恶斗即将发生。在银行与“宝宝”们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时,围观者却发现事情正在起变化。年初以来,包括余额宝、理财通、百发等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多数已低于5%,在余额宝诞生整整一周年后,地形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便在每年6月末是银行资金趋紧的这个时段,各类“宝宝们”的收益率依然未能回升,不少产品的7日收益率已低于4%。就在“宝宝们”集体走下坡路同时,银行理财市场却迎来一波“年中行情”,不少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相继推出收益率在6%以上理财产品,让各类“宝宝”们失色不少。在这一年时间里,外界对余额宝的认识也在逐步发生改变,从最初的对银行等传统利益的挑战者,到认清其本质仍是监管套利的工具,余额宝作为货币基金的本质也在归回。一位基金行业人士指出,2013年底围绕着余额宝发生的事情只是历史特定时期发生的事,随着银行从被动防守到主动反击,及央行政策调整,余额宝7日收益率已很难达到6%以上。上述人士指出,余额宝一开始可能只是的一场尝试,如今已成阿里巴巴生态圈的一部分,是阿里巴巴体系的标准配件,阿里巴巴很多业务可以围绕余额宝展开。
余额宝的成功使天弘基金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基金公司崛起,甚至超过行业龙头华夏基金。然而随着余额宝的快速成功,货币基金的弊端也逐渐呈显出来。如一位银行人士所说,余额宝没有创造新产品,没有开辟新领域,也没有绕开现有银行体系。余额宝只是把钱从银行账户里转走,通过货币基金绕一圈又以大额存单存回来银行。余额宝能引发如此大争议,主要是祸起年末银行钱荒的特殊时期。每年底银行都有存款指标考核,银行会敦促关系户把钱回流银行,催促用户信用卡还款,也会采取手段向储户“揽储”。与往年不同的是,2013年底类似余额宝产品通过将散户的钱聚集起来,组织成大的货币基金,超90%资金又主要投向银行之间的协议存款。银行原本只需要向散户支付较少的利息,但由于货币基金议价能力更强,可获得更高收益,在“钱荒”时提升了银行“揽储”成本。如在马年春节前各类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涨。1月26日,微信理财7天年化收益率达7.902%。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在6.4%-6.45%之间,明显高于银行理财收益。当然,余额宝有其历史价值,如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媒体时所言,之所以这么多人选择买余额宝,正是因为管制之下的个人储蓄利率和放开的金融机构协议存款利率之间存在利差,两者之间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这种监管套利的出现正是源于制度不完善和利率的非市场化。以前,大家都口头说要推进利率市场化,但是都不当真,余额宝的出现让更多人直观、形象看到利率非市场化的危害,银行也开始真正地寻求改变。”郭田勇说,余额宝是推动利率市场化的“鲶鱼”。
银行也在纷纷出招反击,限制余额宝成长。如今年3月,工、农、中、建四大行陆续下调支付宝快捷支付额度,建行、工行用户每日购买余额宝额度从5万元下降为5000元,每月限额均下降至5万。中行、农行用户每日购买余额宝额度从5万元下降为1万。这场余额宝与银行较量以阿里“低头认输”结束。阿里巴巴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彭蕾今年连番表态,强调余额宝不是一款战略级产品,小微金服将正面迎接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尽管余额宝影响力很大,但余额宝不是小微金服战略级产品,更不是小微金服全部,互联网金融开放生态系统才是小微金融的目标。”外界人士认为,彭蕾此举是为余额宝之争降温。从类余额宝产品的成长过程看,今年2到3月成长最快,但到5月中旬进入到平衡期,甚至慢慢出现下滑,嘉实基金副总经理李松林表示,余额宝产品可能以后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增长。李松林说,类余额宝产品的本质应该是余额管理的概念,只是因为收益超出预期,迎来了很多的理财基金,随着类余额宝产品的理财收益下降,这些理财基金出现外溢。当前余额宝已推出很多其他业务,主要是想留住这些外溢资金。如4月份余额宝定期理财产品平台招财宝上线,目前仅向余额宝用户开放,可看做是余额宝用户专享的“特权”。余额宝和招财宝达成合作,使得所有余额宝用户都可在招财宝平台上购买定期理财产品。余额宝还联合浙江联通、广州电信推出余额宝“0元购机”活动。在这个模式中,用户只要授权冻结余额宝中的一定资金,就可以免费申购相应的热门手机。进入6月,余额宝还上线了“永不停彩”功能上线,只要用户在“永不停彩”设置好彩票种类等条件,系统就会按定制方案从余额宝中每天自动为用户购买彩票。
用户4万元被莫名转走 余额宝被曝存安全风险日前有余额宝用户反映4万元资金被莫名划走。昨日,阿里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袁雷鸣回应称,余额宝确实存在被盗风险,被盗风险率为十万分之一。称被盗可视作“不幸中奖”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黄先生在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之后,办理了余额宝业务,并在余额宝里存了30万元。10月12日,在黄先生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账户中的4万元被转走。支付宝风控体系是否存在漏洞,以及资金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支付宝调查后表示,初步判断事件跟身份信息泄露及短信被劫持有关,并提醒消费者关注自己的信息安全,发现手机异常(如长时间未收到短信等)及时联系运营商处理。“从余额宝的交易额、交易笔数来看,它的被盗风险率并不算高。”袁雷鸣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被盗风险率为十万分之一,被盗用户可以视作“不幸中奖”。根据7月份披露的数字,余额宝推出18天累积用户数超过250万,推出一个月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支付宝共有8.5亿注册账户,日交易笔数3000万,基于这个庞大的基数,即使是十万分之一的资损率,也意味着一笔不小的金额。引入余额宝业务后,网络安全更加考验支付宝的安全体系。盗用险理赔类似于交强险支付宝人士介绍,其在网络安全支付上的工作包含联合产业链的上下游营造一个安全的终端环境,减少钓鱼、木马,控制的发生,以及通过大数据进行更精确的行为识别,与公安部门、金融机构合作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等。
此外,阿里小微研究院院长陈达伟表示,阿里暂时不会考虑P2P业务。原因是P2P违约率高达2%,市场没有成熟到一定程度,对风险的认识较低。■规模余额宝申购量累计已达1300亿天弘将是余额宝唯一投资管理人,意味着天弘将独享这一蛋糕昨日,阿里小微金融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称,阿里在货币基金方面将不再和其他基金公司合作,天弘将是余额宝唯一投资管理人。他同时透露,余额宝累计申购量已达1300亿元。这意味着天弘基金将独享这一留存规模可能近千亿的货币基金蛋糕。首次表示仅与天弘合作
业内人士称,按照证监会对“活期宝”等产品的监管,投资者有没有选择权是判断销售机构是否要获取牌照的因素之一,此前业界也预期其他公司能参与余额宝。但樊治铭昨日的表态显示,在有意入股天弘基金的情况下,天弘基金将成为余额宝唯一的投资管理人。这也意味着,天弘基金将独享这一可能接近千亿的货币基金蛋糕。此前的数据曾称天弘余额宝挂钩的增利宝货币基金逼近500亿元,目前业界预测其规模应有600亿元-700亿元。余额宝大门关闭,基金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正在展开。基金业人士表示,金融平台将最快在10月下旬上线,将推出一款理财产品,以“超高年化收益+超低门槛”为卖点。此前曾有报道称,这一产品年化收益率可达到7%-8%。称收购天弘意在掌控风险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彭蕾说,收购天弘基金并非有意而为之,而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庞大的客户群体的资金安全和流动性安全而想到的。彭蕾认为,余额宝并非一般的理财,而已经是一项底层业务,为保证用户资金和业务底层的安全,才采取了收购的方式,因为做金融更注重安全。樊治铭称,阿里小微应该对余额宝后面的货币基金投资方向有更强、更直接的控制,保证其资金安全。他说虽然货币基金的风险较低,但仍然担心与光大证券类似的极端风险事件。按照他的说法,余额宝累计申购量已经达到1300亿元(申购量,并非最终存留规模,未计入消费和提现规模)。
由于阿里小微金融旗下包含了支付、小额贷款、理财等诸多业务,已经具备部分“银行功能”,外界一直关注阿里进军银行业的步伐。从昨日阿里小微金融高管的态度看,其对于网络银行、民营银行牌照申请,似乎并无时间表及计划,至少没有主动摆出与传统银行争食的姿态。9月16日,与民生银行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悉,上述合作并不排他,阿里仍乐于向其他家银行敞开大门。对于“支付宝做了很多银行的工作”的说法,阿里小微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袁雷鸣表示,水电煤缴费、理财业务等背后都是银行。“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基于银行在做,和银行的合作断掉,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有媒体报道称,腾讯公司也正在积极申请民营银行牌照,已获得广东省政府同意,并上报银监会。不过其后,腾讯回应,“本公司只是一个财团的少数股东,目前没有自行直接申请银行牌照的打算”,是申请民营银行牌照的一员,而并非主导方。与阿里、腾讯相比,苏宁的态度则较为明确。苏宁云商日前表示,“苏宁银行”名称已经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核准,在银行申请方面后续工作正在跟进。苏宁、腾讯之前已经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从事金融领域业务;9月下旬,京东、百度也均在上海市嘉定区成立小贷公司。■竞争者
“支付宝花了十年时间建立信用体系。阿里共有400名员工在做安全,需要时间积累,不是用户够多、平台够大也有钱就可以做好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彭蕾称。她表示,相信每家公司的基因,相信术业有专攻;同时提醒,非常钦佩微信的创新,但当在这样的创新中,对金融安全体系理解并不透彻的时候,却值得关注风险。阿里小微金融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则称,微信支付所做的还只是支付,但支付宝已经不在一个量级上了。“谈支付太小看支付宝今天做的事情。”不过,通过昨日支付宝钱包7.6新版本的发布却可以看出,其正筹谋积极向微信地盘迈进。在该版本中,支付宝开放平台首次亮相,这意味着在支付宝钱包内用户可以添加类似于微信的“公众服务账号”,使用第三方应用功能。目前,进驻商户包括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移动、联通等,用户可进行账单查询、变更手机套餐等,与在微信公众号上提供的服务比较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