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额折指在基金资产净值不变的下,按照比例调整基金份额总额,使得基金单位净值相应降低。份额折算后,基金份额总额与持有人持有的基金份额数额将发生调整,但调整后的持有人持有的基金份额占基金份额总额的比例不发生变化验资结束日为基金份额折算日,基金管理人将通过基金份额折算,使得验资结束当日基金份额净值为1.0000元,再根据当日基金份额净值计算投资者集中申购应获得的基金份额,并由注册登记机构进行投资者集中申购份额的登记确认。基金份额是指向投资者公开发行的,表示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对基金财产享有收益分配权、清算后剩余财产取得权和其他相关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凭证。根据有关规定,如今基金份额上市交易的核准程序是:1、基金管理人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交易申请书、上市公告书、基金募集申请核准文件、基金份额发售文件、基金合同、基金托管协议、验资报告、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资格证明文件、基金财产托管证明文件等,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基金份额上市交易。2、证券交易所对基金管理人提交的文件进行审查,对符合上市交易条件的,出具审查意见,拟订上市交易时间,并附相关文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3、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按照规定进行审查,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并通知证券交易所和基金管理人,不予核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1、实行公开的集中报价和成交制度,不像普通商品买卖那样通过私下协商报价和达成交易。2、在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实行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所有买入的有效报价,按照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报价相同的,按照报价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有卖出的报价,按照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报价相同的,也按照报价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排序在前的买入报价与卖出报价配对成交,即对买入最高报价与卖出最低报价优先配对成交;在同等报价条件下,按照时间优先原则,对排序在前的报价配对成交。3、实行交易所会员代理制。即广大投资者并不直接进入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而是委托作为交易所会员的经纪人代理买卖。4、上市交易的价格、成交情况及有关信息公开。基金份额上市交易的,证券交易所随时向投资者提供基金份额交易的成交价格、交易量及其他交易情况,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也应当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布基金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信息,保证基金份额交易的公开、透明。
份额折算后,基金份额总额与持有人持有的基金份额数额将发生调整,但调整后的持有人持有的基金份额占基金份额总额的比例不发生变化。份额折算对持有人的权益无实质性影响,具体内容详见各基金份额折算有关公告。基金份额是指向投资者公开发行的,表示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对基金财产享有收益分配权、清算后剩余财产取得权和其他相关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凭证。验资结束日为基金份额折算日,基金管理人将通过基金份额折算,使得验资结束当日基金份额净值为1.0000元,再根据当日基金份额净值计算投资者集中申购应获得的基金份额,并由注册登记机构进行投资者集中申购份额的登记确认。基金管理人将就集中申购的份额确认情况、基金份额折算结果等进行公告。扩展资料基金折算分为定期折算和不定期折算两种:
2、不定期折算不定期折算分为向上折算(简称为上折)和向下折算(简称为下折)。向上折算就是当母基金净值达到某个设定的水平(例如1.500或者2.000)时,将分级A和B的净值重新归为1,净值超出1的部分各自分别转换为母基金份额的过程。上折实际上是一个杠杆回拨的过程。向下折算就是当B类净值低于某个水平(通常为0.25)时,将分级A和B的净值重新归为1,分级B的份额按照某个比例(在净值水平为0.25时比例为1/4)进行缩减,分级A中与B对应的份额保持不变,其他份额(在净值水平为0.25时比例为3/4)转换为母基金份额的过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金折算
基金拆分和大比例分红到底“忽悠”了谁?最近几个月以来,基金拆分和大比例分红大有蔚然成风之势!作为一个持有此类基金的老基民,深有被人愚弄却无处诉说的痛苦;而对那些不明就里,蜂拥而来的自以为买到“便宜”基金的申购者,我真不知是该为他们“庆幸”,还是为他们悲哀!愚人的伎俩千千万,目的却都一样:损害他人,喂肥自己。基金拆分或大比例分红亦是如此:基金公司扩大了规模,掠得更多的管理费(或许还在心地暗笑这些愚蠢的投资人连那么简单的伎俩都无法识别?);而它的代价就是减少投资人收益,让投资人无法真正分享经济成长带来的收获。面对此种坑人行为,我们口口声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证监会等有关管理机构却视若无睹,听之任之,甚至大开绿灯。基民投诉无门,更叫人扼腕叹息!街上有两个卖饼的,一个在叫,新鲜的大饼啊,两块钱一个啊;另一个把原来做一个饼面粉做在两个,也叫,新鲜的大饼啊,一块钱一个啊。人们觉得相比起来这个一块钱的真便宜,于是都来买一块一个的,两块钱一个的大饼竟无人问津。基金拆分本质上与上述卖饼的一个大饼的面粉做成两个小饼毫无区别。基金公司利用基民(特别是新基民)的净值恐高心理,玩弄数字游戏,增加基金的总份额,将份额净值降至一元,引来大量申购,借以扩大规模,赚取超额申购费、管理费,而基民就是那些可笑的买一块钱小饼的人。其实对于基金投资人来说,单看基金的净值或单看份额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把基金的净值拆分到1分钱,也可以把它合并到1000元/份,仿佛上面提到的那个饼,无论基金怎样拆分,你的资产规模都不会因拆分而有所改变。举例来说,某基金现在的净值是2.50元,你现在要申购1000元的基金,不考虑申购费你能买到400份,你的基金总市值为2.50×400=1000元;若该基金现在拆分至1.00元,不考虑申购费你能买到1000份,你的基金总市值仍为1.00×1000=1000元。两者无任何区别。可是你还是觉得1.00元每份的基金比2.50元的“便宜”,你会觉得这个基金已经从1元“涨”到了2.5元,它“上涨”的空间没有1元的大,“下跌”的风险要比1元的高。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认识”一下基金,所谓基金说白了就是我们大伙(基民)把钱凑在一起,请个水平可能比我们高的操盘手(基金公司),拿着我们的集资,到股市(或是其它合法投资场所)去赚钱,盈了我们跟着赚,亏了我们跟着赔,如此而已。当然操盘手的佣金(认、申购费及每年2%左右不等的管理费)是无论赚赔都不少的。这样你应该能明白基金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商品,基金净值是反映基金资产中每一份资产规模的大小,它不会像某个商品或股票一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涨跌,只会随基金资产盈亏多少而变化。在选择基金时,我们应看它的盈利能力(收益率),而不是看它现在每份资产规模的大小(净值)。假定A、B两人同时投资1元开店,两年后A店的规模做到了2.5元(我们应理解为该店增值至2.5元,而不是“涨”到了2.5元),B店的规模只有1.5元,这时你是应该投资于A店呢还是投资B店?一般的经验当然是应该投资于A店,因为它的盈利能力强,所以有人说投资基金,“买贵的就是对的”(当然,这个说法有些绝对化),而不应专挑那些净值低的“便宜货”。回到基金拆分的主题上来。如果基金拆分仅仅是为了迎合投资人的净值恐高心理而采取的营销措施,不对投资人造成实质损害,我断不会说其“卑劣”。而事实是基金公司以此种方式扩大规模是以牺牲投资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进行过拆分的交银精选、兴业趋势、东方精选、鹏华价值、泰信先行、博时裕富(511至711),华富竞争力等等,它们都曾是明星级基金,晨星评级5星4星的,拆分或大比例分红后堕落成个什么情况呢?相当长时间的净值缓慢增长,远落后于同期其它同类基金的表现,晨星评级降为3星甚至2星。公司还是那个公司,人还是那些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落差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拆分(或大比例分红)后的大量申购稀释了基金收益。还是罗嗦点,举例说明:某明星基金现在的资产总规模为9亿元,每份净值为2.25元,总份额为4亿份,假定该基金资产全部为股票型资产。你目前拥有该基金1000份,则市值为2250元。一个月后该基金的股票资产升值10%,则该基金一个月后资产总规模为:9亿+9亿×10%=9.9亿元,每份净值为9.9亿元/4亿份=2.475元/份,你的基金市值变为1000×2.475=2475元,一个月净收益为2475-2250=200元。现在该基金进行拆分,净值归一,你将拥有2250份。该基金净值归一后引来大量申购,短期内达到90亿的控制规模,则该基金现在的资产总规模为90亿元,总份额为90亿份,因为新申购款还没买入股票,则它的股票型资产仍为9亿,其它81亿资产均为现金。我们同样假定一个月后该基金的股票资产升值10%,问题出来了,那81亿的现金资产这一个月能增值多少呢?显然,基金公司不可能瞬间完成建仓并让它跟上股市的步伐,我们乐观的按这些新申购资金50%能跟上股市步伐计算吧(事实上这基本不可能),则该基金一个月后资产总规模为:90亿+(9亿+81亿×50%)×10%=94.95亿元,每份净值为:94.95亿/90亿份=1.055元/份,你的基金市值变为1.055×2250=2373.75元,一个月净收益为2373.75-2250=123.75元。两相比较,拆分后的收益率降至不进行拆分的6成!基金大比例分红与拆分大同小异,不一一赘述。其实基金拆分或大比例分红只是小伎俩,只能蒙骗那些对基金了解不深的投资人。而基金公司的卑劣之处正在于:他们本应对这些不太了解基金的投资人进行投资教育的,却利用投资人对基金的不全面认知而愚弄基民,借以达到自己扩大规模,豪赚佣金的目的,妄顾为投资人创造利益的本职。令人悲哀的是,即便识破这个伎俩也投诉无门,没有人可以帮我们阻止基金公司的损人利己行为,负有保护投资人利益之责的监管部门甚至还在不停的批准新的拆分方案!我们拿着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带着无限美好的期待,把它交给我们“值得信赖”的“专业投资团队”打理,而他们,就是这样在为我们服务!在此提醒那些踊跃申购1元“便宜”基金的基民朋友,请先去对基金深入了解一下再做决定,盲目投资,风险巨大!也奉告那些愚弄基民的“聪明”公司,还是把眼光看长远些,不要为了眼前一时得利,而失去基民长久信赖。把精力用到资产管理上来,严格控制风险,为投资人带来切实收益,在长跑中胜出,这才是基金公司做大做强的光明正道。
基金入门知识:基金拆分是什么意思?基金拆分好不好?外汇天眼APP讯:基金入门知识:基金拆分是什么意思?基金拆分好不好?基金入门知识:基金拆分是什么意思?基金拆分好不好?基金拆分,又称拆分基金是指在保持基金投资人资产总值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基金份额净值和基金总份额的对应关系,重新计算基金资产的一种方式。基金拆分后,原来的投资组合不变,基金经理不变,基金份额增加,而单位份额的净值减少。基金份额拆分通过直接调整基金份额数量达到降低基金份额净值的目的,不影响基金的已实现收益、未实现利得、实收基金等。基金拆分后,原来的投资组合不变,基金经理不变,基金份额增加,而单位份额的净值减少。金份额拆分通过直接调整基金份额数量达到降低基金份额净值的目的,不影响基金的已实现收益、未实现利得、实收基金等。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吧:假设投资者持有某基金1万份,该基金份额净值为2元,那么他的基金资产为2万元。如果该基金按1:2的比例进行拆分,则基金份额净值变为1元,总份额加倍,该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由原来的1万份变为2万份,所对应的基金总资产仍为2万元。基金拆分对原来的持有人资产总额没有影响,只不过基金份额发生变化。为什么要基金拆分?
对已经购入的老基金的影响拆分后,拆分后市值不变,持有份额变化。例:假设某投资者持有10000份基金A,当前的基金份额净值为1.60元,则其对应的基金资产为1.60×10000=16000元。对该基金按1:1.60的比例进行拆分操作后,基金净值变为1.00元,而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由原来的10000份变为10000×1.6=16000份,其对应的基金资产仍为1.00×16000=16000元,资产规模不发生变化。基金拆分好不好?
一个月后,如果该基金不拆分,那么股票资产升值10%,则基金资产总规模变为11亿元,每份净值为2.2元,持有人的基金市值变为2200元,净收益为200元;假设股票资产下跌了10%,持有人的基金市值变为1800元,一个月净损失200元。拆分后:净值变为1元,该持有人的基金份额变为2000份。假设净值降低后吸引了90亿元新资金,基金现有资产总规模变为100亿元,总份额100亿份,因为新资金还没买股,则基金的股票资产仍为10亿元。一个月后,假设该基金的股票资产升值10%,新增的90亿资金建了六成仓,则基金资产总规模变为53.8亿元,每份净值1.064元/份,持有人的基金市值为2128元,净收益为128元;假设股票资产下跌了10%,则持有人的基金市值变为1872元,净损失为128元,拆分后的收益和损失同样都只有拆分前的64%,等于摊薄了收益和风险。所以,基金拆分有存在摊薄原持有人收益的可能。拆分多长时间?开放式基金各公司会根据基金的运作情况决定何时再开放申购。